查看原文
其他

辞职倒计时(不是我哈)|财务自由实证 #50

也谈钱 也谈钱 2023-07-08
一位小伙伴纠结了许久终于从公司辞职了,兴冲冲地给我看了一组照片——离职前一个月,每天一张自拍记录自己的变化。

看着照片让我想到这个梗「说是失业一直很焦虑,面色却肉眼可见地红润起来」 照片里的小伙伴笑得越来越自然,「眼睛里有光了」说的就是这种感觉吧。

有些让我们纠结许久不敢做出的决定,可一旦真走出这一步,身体立刻就会有强烈的信号,这个选择是对的。

……

闲聊过程中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。当时我们东拉西扯,突然就说到超市里的某个面包,小伙伴起身就要去买。

我说算了吧,就去买个面包效率也太低了,我一般去超市都是写个单子,一次买一批,这样比较高效。

「我都离职了,为什么还要高效?」

 一句话给我整不会了

等你把这些想做的事儿都攒到一起,效率是上来了,但到时候肯定就不是这个感觉了。

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,就是要做点低效但开心的事儿~

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帖子很火,写了一篇很详细的清单——如何把 Gap Year 的人生收益最大化。

正好适合小伙伴的情况,我就分享了一下。

结果小伙伴一边看一边嘀咕:

总感觉哪里不对呢…… 我发现问题了,都 Gap Year 了怎么还在想着「收益最大化」呢?开头明明说,身心疲惫、卷不动了才 Gap Year,怎么回头又把 Gap Year 卷起来了

我还挺喜欢这种视角的。和小伙伴聊完我也在想,我做事儿时总是下意识地想着高效,想要做更多的事儿,这样我才能有更多的「自由」时间。但有了自由时间我在干什么呢?好像还在试图再干更多的事儿……

有时候我会这样被一个习惯、一种思维方式、或者“别人都在”推着走,却没明白自己到底在干什么。

……

最近我还有个观察,放在一起说好像很合适

我会非常感恩这样的瞬间——当我还在苦苦纠结选 A 还是选 B 的时候,有人告诉我,下面还有 C、D、E 可以选。


实证账户更新

……

被动收入观察——从投资中获得的「累计被动收入」目前还在「累计日常开销」曲线的下方,静静等待回归 👇

注: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。家庭开支曲线里,我没有算买房首付、一次性税费和部分硬装的钱。剩下大家能想到、想不到的,房贷月供、家具、家电、旅行、保险、医疗什么的,每一笔都算进去啦。

……

最后例行提醒大伙,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,但「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」。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「果」,主业努力多赚钱、理性消费少挥霍,以此积累本金,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、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「因」

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,而不是致富的秘密。

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,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,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,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,同时理性控制开销,尽快攒钱。

假如有 10 万本金,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。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,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%。相比之下,在职场上努力提升,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。

对财务自由而言,“钱生钱”做到 80 分足矣,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“人生钱"。

关于这份实证

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,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。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,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,已经走了五六年。

为了能够更加透明、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,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,成为这个系列内容「财务自由实证」。

不追求大富大贵,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,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,不再瞻前顾后。

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,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。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👇

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 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(结果现在攒到了 20 倍 ✌️),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。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+%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,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,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。

(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,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,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)

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:

  • 2017 年,计划正式开始,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;

  • 2018 年,A 股熊市大跌,出现“钻石坑”机会;

  • 2019 年,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(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);

  • 2020 年,新冠股灾,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;

  • 2021 年,自由目标基本达成,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;

  • 2022 年,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,但也是港股 6 年后、A 股 3.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,期待后续……

  • 也是同年,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(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)

慢慢播种,等待市场回归~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